林老師從小學藝術,在藝術的圈子裡打滾了不少年,但,如果你問我 : 什麼是好作品、好畫?

老實說,我的答案很直接。喜歡的、美的,就是好畫!    既然如此回答,我也當然知道,每個

人的喜好標準不同,畫的好壞因此很難定義,BUT ! 我們就因此認為所有藝術作品沒有好壞

分別,沒有美醜嗎? 當然不是! 很肯定的是:藝術作品雖然評價不一,但,大部分的人仍然會

對作品有"相似的共鳴",且對於作品有差異不大的評價。舉例:梵谷的作品一般人都會對他

的用色對比、筆觸有力讚賞,雖然我也聽過有不少人覺得色彩過於鮮豔而不喜歡,但大致上

而言,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普遍的結果。

 

    再進一步探討,我們會發現更有趣的事,國家、時代、階級...等,也會對藝術有極大的評斷

差距,同樣舉例:日本人的藝術作品,往往跟"動漫"、"簡化形體"脫離不了關係,比如村上隆、

奈良美智。而台灣,幾位中生代的大師黃進龍老師、蘇憲法老師,則是不乏從印象派中再走

出自己的風格者,至於中國這幾十多年,可能是為了彌補文化大革命的缺憾,寫實畫家人才

輩出(艾軒、冷軍、羅中立),導致台灣近十年也出了不少寫實的精英(楊恩生老師、簡忠威

老師、謝明錩老師.....)。從美術史更可知,美的流派或鑑賞,絕對會受地域性跟文化差異影

(希臘走古典風格、羅馬走寫實風格),但,更由此可知,沒有哪一種流派或眼光是對或者

錯,只要鋪陳專精到一定的程度,自然觀者會給予好的評價。

 

    說了這麼多,跟兒童美術好像沒有關係,但,可能很少人發現,台灣對於兒童美術的審美

觀,也是很明顯受到"地域性"、"文化差異"的影響!!  說幾個例子大家應該會豁然開朗:

 

1.近期的兒童美術比賽,畫得很"整齊"的小朋友往往頂多拿到佳作,不太可能進入前三名,

甚至第一名的作品是天馬行空、熱情奔放、甚至有些色彩凌亂(這種情況在越小的年齡比賽

中越常看見)。

2.很多美術教育理論中,孩子畫的人物比例、透視不須重視、目前台灣學者對於會畫在兒童

教育裡扮演的角色是"想像力的抒發",既然是抒發,就盡量不要重視"觀察"、"寫實"、"比例"、

"透視"等會讓孩子綁手綁腳,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:每一個孩子。都有可能是畢卡索!!

 

    我對於目前這種兒童美術的現象,沒有反對或贊成,當然,每個小孩都有可能是畢卡索,BUT  !!

我要說的是:您的孩子也有可能是"梵谷"(色彩高手)、"達文西"(古典理想美的愛好者)、"達利"(超

現實夢境的高手).....,美術史上有多少風格,你的孩子就有多少種可能,不!  更多可能!  你的孩子

可能創建出美術史上從來沒有的審美觀或流派!  所以,林老師要告訴台灣的各位家長,別把"畢卡

索"當標準,別把"不像"當成"想像力"!

    而現今台灣兒童美術之所以會如此重視藝術對孩子的"抒發""情緒表達",反對孩子在畫面中有過多

的線條、敘事性表達層面,是因為台灣受到美國60年代的"抽象藝術"繪畫風潮所影響,目前在教

育界裡的大佬級人物,幾乎都是受到這個年代的美式思想所驅動,因此我們不難理解,現代台灣

兒童美術的圭臬就變成:像不像不重要,想像是主要引導,技術不需被討論~的結果

所以,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主意目的,就是要告訴大家,台灣兒童美術教育觀念只是眾多觀念中

的其中一種,所以,特別找到世界兒童畫展中,各國兒童畫得獎的作品,讓大家看看各種風格與

審美觀: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首先是我們身處的台灣

兒童畫中較常出現的是層次多、作品稍嫌凌亂但豐富、不整齊但精彩,主題誇張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再來就是離我們很近的~日本~,可以看見日本兒童的繪畫較注重所謂的"線畫",色彩方面較多

"整齊"的鋪成,繪畫材料多為可精細描寫的水彩或彩色筆,在台灣很多學校或畫室注重的粉蠟

筆可能因為不太能做精細描寫,較少出現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再來是~美國

    可以看得出來美國在兒童美術教育裡是較開放的,很多風格與媒材都常被使用(這點跟台灣

很像),但很明顯的,"透視"也在他們的兒童美術教學裡扎根,且作品中很注重"色系"的觀念

,作品裡是有考慮相關色彩鋪層的。(第一張就是橘土黃色系為主,而第二張綠色系為主...)

  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再來是拉脫維亞

色彩較平面、層次較少,但力量與整體張力卻很夠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 泰國與馬來西亞

在台灣的兒童繪畫標準看來,或許較為整齊規矩,但可以看出作者努力營造"畫面秩序"的用心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白俄羅斯

色系的規劃、筆觸的方向、都令人激賞,跟日本的作品相反,黑色線條在畫裡幾乎看不見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看完這麼多精彩的作品,是不是感覺到,每個地域或國家的教學或文化多多少少會影響孩子的

創作,但不可否認的每一種風格都有精采的作品,所以,下次仔細觀察你的孩子的畫,除了"有

沒有想像力"以外,還可以細細品味是否對色彩或色系有一定的觀察,對筆觸有思考,對哪些媒

材的偏好,畫裡傳達出哪些世界觀...,相信這些會比討論"畫得像就是好或不好"、"畫得像就是

沒有想像力"等話題,還要值得我們討論。

最後,給耐心看完這篇文章的家長一句話:別被想像力束縛了!!!!!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PS篇幅有限,或許林老師舉的繪畫作品不夠完整,稍有把各國家兒童風格硬性整理之嫌,但在

這要強調的是每個孩子在畫裡有擅長與著重的地方,不要因為現今台灣流行的趨勢是"畫得不像

就是有想像力",就一味的反對孩子學習畫面透視、構圖、色系等較專業的繪畫基礎!!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松果畫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